南宫NG·28

EN
×
EN
  • 业务咨询

    中国:

    Email: marketing@hbyfcc.com

    业务咨询专线:400-780-8018

    (仅限服务咨询,其他事宜请拨打川沙总部电话)

    川沙总部电话: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在线留言×
点击切换
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研发风向标!在研机制、标靶最新数据透视

2017-06-15
|
访问量:

哪些潜力大、哪些式微、哪些风险大?孤儿药还是不是捷径?

当前,制药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孤儿药,对于免疫肿瘤药物的热情也愈加高涨。在对热点研发领域保持密切关注的同时,企业还是要尽量做到克制,要确保研发活动行进在正确的方向上。

本文对Pharmaprojects数据库不同作用机理、靶点的在研项目数量进行排序,透过研发热点分析其中包含的研发趋势。  
  

作用机理Top 25:抗癌免疫疗法酝酿研发风暴

从在研药物的作用机制来看,目前排名居前五位的作用机制包括免疫刺激剂(1736)、抗癌免疫疗法(889)、免疫抑制剂(215)、血管生成抑制剂(179)和VEGF受体拮抗剂(123)。通过对在研药物作用机制的分析,可使我们深入理解在研药物的开发策略以及新的疾病治疗方式。
抗癌免疫疗法为2015年初新增加的作用机制分类,该类别包括免疫肿瘤药物,以及一些相关的给药策略。目前已发现的新抗癌药物,可被引入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以治疗癌症,并且该药物可利用人体中一系列的靶标。因此,抗癌免疫作用机制适用于所有的免疫肿瘤药物,包括大约40种不同的药物作用机理,例如PD-1拮抗剂、TIM3拮抗剂,以及一系列CD细胞亚型拮抗剂等。
目前该类别的在研药物数量,已从2016年的399种增加至2017年的889种,增幅高达123%,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这样高的增长幅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需要注意的是,该类药物中,仅有2.1%的药物处于注册前、注册或上市阶段,如果更多药物成功上市或继续保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未来该类药物可能会掀起一场研发风暴。目前免疫肿瘤学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未来很有可能创造出与化学合成小分子药物类似的成就。
与往年的作用机制Top25榜单相比,其他类别品种的数据未见明显变化,许多类别仅仅是增加了一些候选药物。或许,应当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药物研发的主要靶标上。有趣的是,由于免疫肿瘤作用机制类别过于多样化,以致于在药物作用靶标蛋白Top 25名单中未见免疫肿瘤靶标。 

  

在研靶点Top 25:创新程度高于近十年平均水平

从药物作用的靶标蛋白来看,疼痛的主要作用靶点——阿片μ受体,仍是在研药物中最重要的作用靶标,2017年其在研药物数量与2016年数据相比,已从156个下降至143个;糖皮质激素受体仍然位居第二位,活性成分数量为123个;肿瘤坏死因子、Her-2、前列腺素氧化环化酶2(COX-2)则分别位列第三至第五位。 
在Top10药物靶标蛋白中,增幅较为明显的靶标主要为癌症靶标。例如,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的活性药物数量,已从2016年的80个增加至105个,增幅高达31.3%,其排名已从2016年的第9位升至第6位。
此外,排名变化较大的靶点还有淀粉样前质蛋白(APP)基因,2017年其排名已从第27位跃升至第17位。该靶标是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相关的靶点,但与该靶标相关的治疗药物Solanezumab临床Ⅲ期研究已被礼来公司宣告失败。由于在疾病病理学方面,淀粉样蛋白假说的准确性仍存在相当大的争议,所以在一些地方人们并未真正理会这些失败的案例,对于该靶标,行业仍在投入大量资金。
 
  
在当前的研发管线中,所有在研药物所涉及的靶标蛋白共计1672个,而截至目前已经确定的靶标蛋白数量累计已达2774个。

每年新增靶标蛋白的数量,可以作为衡量新药研发行业创新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过去的12个月中,行业新发现的靶标蛋白数量为116个,与去年数据(113个)基本一致。从2005-2016年靶标蛋白数量变化情况分析,在靶点创新方面,2016年行业的整体表现要好于近十年平均水平,行业药物创新正在逐渐加速。

    

各种“快车道”:“孤儿药”数量减少,但仍是捷径

从各方面数据来看,制药研发行业正在不断壮大,研发产品线正在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关于制药行业研发创新难度不断增加的认识,已为众多业内人士所认同。毫无疑问,在制药行业,同样存在着生存和选择压力。庆幸的是,目前制药行业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罕见病或具有未满足临床需求的疾病领域。
为推动在研药物尽快上市,全球的制药研发企业均在寻找加快药品审评审批的途径。目前,全球用于加快药品审评的措施主要有获得孤儿药身份和快速审评药物资格两种方式,例如“快速审评资格”及“突破性疗法”认定。
2013-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每年获得孤儿药和快速审评药物资格的药物数量逐年增加,孤儿药数量已从2013年的299个增加至2016年的369个,快速审评药物数量已从2013年的50个增加至2016年的188个。尽管与2015年数据相比,2016年孤儿药的数量出现了小幅下滑,但是通过“孤儿药”身份获得快速审评资格的方式,目前仍是推动药物快速上市的有效路径。
 
  
除“快速审评资格”及“突破性疗法”认定外,当前药品快速审评机制还包括:美国目前施行的优先审评、加速审批、灵活的临床开发计划和合格传染病认证产品(QIDP)资格等制度,欧盟施行的加速审评制度,以及英国施行的突破性创新药物(PIM)制度。
从当前制药研发及药品审评审批现状来看,对于制药研发企业而言,所有这些制度和策略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结语<<<

考虑到美国医保政策变化可能会对全球药物研发格局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制药研发企业应保持谨慎态度,充分理解全球在研新药发展的新特点,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优、劣势,合理调整产品发展管线,积极降低新药研发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提高研发回报率。研发企业在夯实产品研发基础的同时,也要注重产品研发策略及商业并购策略的应用,并应注意通过多种方式优化产品管线结构,不断提高企业新药研发的综合竞争力。
相关新闻
×
搜索验证
点击切换
友情链接: